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

央行行长易纲:中国货币政策灵活精准、合理适度

2022-02-19 09:034930中国联合钢铁网

央行行长易纲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,易纲介绍了中国经济金融形势,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,货币政策灵活精准、合理适度,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,人民银行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,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,将与各方共同制定转型金融框架,落实好《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》。

2022年2月17-18日,二十国集团(G20)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在雅加达主持召开今年首次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。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和卫生形势、支持低收入国家应对疫情冲击、可持续金融、金融部门改革、国际税收等议题的全年工作安排,会后发布了公报。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会议并发言,陈雨露副行长陪同参加。

会议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,但受新冠疫情等影响,各国复苏步调不一,政策空间分化,部分国家通胀压力上升。各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可用政策工具应对疫情冲击,谨慎退出支持性政策,提高支持性政策的精准性。各方承诺在退出支持性政策时稳妥调整、充分沟通,实现共同复苏、强劲复苏。

各方重申将继续支持受新冠疫情冲击的脆弱国家。会议欢迎各方自愿转借特别提款权(SDR)的承诺,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尽早建立韧性与可持续性信托。会议重申推进IMF第16次份额总检查。各方欢迎在推进G20债务处置共同框架上所做的工作,将继续以及时、有序、协调的方式做好落实,强调商业债权人和其他官方双边债权人应以可比方式参加。

会议指出,可持续金融对实现绿色、韧性、包容的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。各方将推进《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》,发展转型金融以支持有序绿色转型,同时扩大可持续金融市场,便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获得绿色融资、降低绿色融资成本。

会议同意加强全球金融部门的韧性,提高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,继续落实《G20完善跨境支付路线图》。G20将继续全面评估技术创新对全球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,鼓励相关国际机构加强对加密资产监管政策的分析,解决监管缺口。

易纲介绍了中国经济金融形势,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,货币政策灵活精准、合理适度,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,人民银行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,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,将与各方共同制定转型金融框架,落实好《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》。
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货运物流行业面临挑战,金融机构将如何护航?
近日,银保监会专题研究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,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全力以赴帮助货运物流行业纾困解难。分析认为,受疫情影响,当前货运物流行业面临较大挑战,迫切需要金融行业采取有效措施,加大资金支持力度。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,受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双重冲击,物流行业遭遇了较多困难: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行业持续发展;防疫政策导致物流受阻;从业人员如货车司机、快递小哥难以正常工作。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货

0评论2022-04-13322

3月金融数据总量超预期回暖,实体经济受支持力度持续加大
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.65万亿元,人民币贷款增加3.13万亿元;月末广义货币(M2)余额同比增长9.7%,回升明显,信贷投放力度加大,数据整体回暖超出预期。业内人士表示,3月金融数据反映出金融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缓解了2月数据带来的宽信用担忧。鉴于当前国内疫情有所反复,且短期内宽信用的阻碍在需求端而非供给端,下一步可适当降低对进一步宽货币的预期,在稳增长

0评论2022-04-12417

3月金融数据总量强、结构弱,后期纾困还需政策发力
备受关注的一季度金融数据出炉了,最新数据显示,新增贷款表现理想,但结构仍有待改善。4月11日,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,初步统计,2022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.06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1.77万亿元;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.64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6%;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.34万亿元,同比多增6636亿元。“金融数据总量有一些超预期,随着前期一系列财政货币

0评论2022-04-12203

金融稳定法(草案征求意见稿)正式公布
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、健全金融法治的决策部署,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,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、反复论证,起草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(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,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法治建设。近年来,我国金融立法工作稳步推进,形成了以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《商业银行法》《证券法》《保险法》等金融基础法律为统领,以金融行政法规、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

0评论2022-04-07370

上海普陀区:疫情下多方赋能加大金融支持,搭建平台护航中小微企业
为抗击疫情“倒春寒”,切实助力缓解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资金困难,上海普陀区跨前一步、主动作为、搭建平台、银企联动,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为疫情冲击下的中小企业保驾护航。疫情下,中小微企业亟需雪中送炭的金融服务支持。普陀区主动作为,丰富企业融资“工具箱”。牵头区内、银行、保险公司、融资租赁公司、小额贷款公司、融资担保公司等各大金融机构推出抗疫纾

0评论2022-04-06151

美西方对俄制裁或加速全球金融体系调整
俄乌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,其间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不断加码。分析人士认为,持续的俄乌冲突可能将世界拖入旷日持久的经济战泥潭,加速全球金融体系调整,并产生深远影响。国际支付系统“被脱钩”金融体系动摇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,对俄“不友好”国家和地区购买俄天然气须改用卢布结算,如果拒绝以此方式付款,俄方将视为买方违约,一切后果应由买方承担。新

0评论2022-04-06352

世行预计今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5%
世界银行4日在最新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中预计,今年该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%,较去年10月预测下调0.4个百分点。世行在报告中指出,目前该地区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冲击,其中包括俄乌冲突影响大宗商品供应,加剧金融紧张局势,抑制全球经济增长;政府负债增加,提供经济支持将会困难,此外通胀高企可能导致用来支持经济的货币政策空间缩减,金融环境趋紧。世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马图当天接受新华

0评论2022-04-06443

央行:3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2000亿元
央行数据显示,2022年3月,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,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2000亿元,期限1年,利率为2.85%。期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9500亿元。3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3.64亿元,均为隔夜期。隔夜、7天、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2.95%、3.10%、3.45%。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12.6亿元。

0评论2022-04-01435